大国金路 风鹏正举
——我国黄金行业75年金色征程发展历程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马春红
2024年09月27日 6:矿业·安全环保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时代前行的脚步中,总有些记忆历久而弥新。

    2024年10月1日,新中国将迎来75周年华诞。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自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目之所及的中国,正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抚今追昔。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黄金产业在革命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白山黑水间,1945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第十九旅解放了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吉林夹皮沟金矿。1948年,夹皮沟金矿恢复生产,当年产金1万两,1949年产金达到2.25万两。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一两黄金养一个兵。”在胶东根据地,1934年至1945年期间,中共胶东党组织领导胶东军民开展了集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于一体的“黄金抗战”,秘密输送13万两黄金到延安,为党开展贸易获取急需的军用物品和药品发挥了雪中送炭作用,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高度赞扬。在赣东北、湘鄂赣等苏区,党组织群众发展黄金生产,支援前线,解决了财政问题。“红色黄金”的故事数不胜数。黄金产业不仅支持了武装斗争,还为党和军队的后勤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黄金行业更是得到快速发展。黄金产量不断突破100吨、200吨、300吨、400吨大关,成为世界黄金第一生产大国。黄金消费量、黄金进口量也蝉联世界第一。黄金市场从无到有,成为全球黄金市场的重要一极,话语权、定价权不断提升。75年来,黄金行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新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今日的中国黄金行业,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汇聚起澎湃的奋进力量,书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实践。

    1949年至1978年

    在党的兴国大业中艰难启航

    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悠悠中华五千年历史,就此翻开全新篇章,我国黄金行业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没收、接管了日伪、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金矿。这些金矿分布在东北、山东、河北、湖南、广西等地,采矿系统、厂房、设备大多遭到严重破坏。

    虽然旧中国留下的黄金行业基础十分薄弱,但当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千疮百孔,亟待恢复,黄金“硬通货”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黄金行业需要在一片萧条中艰难启航。

    承载着党和国家期望,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成立,陈云任部长,主管全国的黄金生产。1957年9月,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组织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要求国家地质队伍加强黄金勘探,鼓励群众探矿、找矿,并将黄金工业发展纳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对重点矿山进行贷款改造,推行机械化采矿和选矿,各地采金积极性大涨。1959年9月20日,冶金工业部在有色金属生产技术司内增设黄金处,这是“黄金”两个字第一次出现在新中国的政府部门名字中。

    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1965年我国成立了中国黄金矿产公司,采用托拉斯的组织形式集中统一管理黄金生产,所属黄金企业事业单位41个,实现了对黄金地质、建设、生产、科研设计、教育的集中统一管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黄金工业体系。山东省三山岛、焦家、新城3个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在这一时期被发现,五龙、金厂峪和招远金矿等我国第一批500吨/日规模的黄金矿山相继建成投产,小秦岭黄金基地建设也进入全面准备阶段,1966年全国黄金产量已达9.6吨,是1949年的2.3倍。

    中国黄金矿产公司的成立,极大推动黄金工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在我国黄金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历史意义。

    “文革”时期,中国黄金矿产公司被迫撤销,我国的黄金生产受到严重干扰,处于艰难徘徊状态。直到周恩来总理嘱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同志抓黄金工作,中国黄金工业才迎来新的曙光。

    面对当时黄金工业一片凋零的现状,王震组织冶金工业部、地质部的领导和专家,成立“黄金生产领导小组”,力排“文革”干扰,亲自带队,奔赴山东、内蒙古、东北三省、湖南、湖北、河北、新疆、陕西、四川等产金地,深入矿区调研考察,了解黄金探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增加投入,迅速大力度地推动了黄金生产,扭转了黄金工业的被动局面。在王震的主持下,黄金行业管理得到了加强,并根据黄金矿山的特点,制定了边探、边采、边设计、边施工的发展方针,完善了扶持政策,促进了黄金工业的快速发展。

    1976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冶金工业部成立黄金管理局,负责研究制定全国黄金工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统一领导管理全国黄金生产。

    为扶持黄金工业发展,国家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实行价外补贴、专项贷款、外汇分成、实物补贴和确保生产物资供应,形成了此后黄金行业实行多年、行之有效的“以金养金”政策体系的雏形。在此期间,国家投入了大量勘探资金,黄金找矿有了重大突破,先后建成一批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奠定了黄金行业在改革开放后腾飞发展的基础。

    1977年,黄金产量达到16.02吨,首次超过此前中国历史上产量最高年份(1911年产金15吨)。

    1978年至2012年

    在党的富国大业中改天换地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黄金产业在党的领导下迎来快速转型和发展期。

    1979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黄金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的部队。1979年9月,冶金工业部成立了中国黄金总公司。1981年7月,经冶金工业部、基建工程兵委员会批准决定,冶金工业部黄金局、中国黄金总公司和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这种军政企合一、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黄金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年国家黄金储备折美元达到78.41亿元,比上一年整整翻了一番。至1985年末,全国共有省级黄金公司或黄金管理处25个,地区级黄金管理机构87个,县级黄金管理机构228个,一个全国范围内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黄金工业体系已经建成。

    为增加黄金产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987年、1991年和1996年,国务院先后召开三次全国黄金工作会议。其间,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黄金生产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成立国家黄金管理局统一规划监督协调行业管理,重点推进山东胶东、河南小秦岭、黑龙江砂金等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了一大批采用先进技术的大型机械化矿山。

    这些建章立制、立柱架梁的有效举措,极大地推动了黄金工业的大发展、大进步。从1978年至1992年的15年,我国累计生产黄金644.761吨,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29年累计产量的近3倍。

    198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在国内恢复销售黄金饰品的通知》实行黄金原料有计划配售、产品定点生产和销售制度。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第一套熊猫金币。新中国成立后长时间中断的国内黄金饰品市场重新得到恢复,迈出我国黄金市场开放的第一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黄金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辽宁省感王镇出现了一个民间黄金市场,对黄金“统收专营”管理制度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为此,199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黄金经济政策问题的复函》,将黄金的固定定价方式改为浮动定价方式,确定推进黄金市场化改革。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组建运行,实现了我国黄金生产、消费、流通体制的市场化,封闭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内黄金市场终于开放,标志着黄金“统购统配”管制彻底结束,我国黄金行业全面市场化时代来临。2008年1月,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黄金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

    2003年,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作为黄金行业唯一央企开始市场化征程。同年,国家经贸委撤销,黄金行业管理职能并入国家发改委。这是我国黄金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宣示了我国黄金工业面向市场发展的政策取向,也是我国黄金工业走向开放、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黄金工业发展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这一时期,在黄金矿业领域,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并于2007年产金270.491吨,首次超过连续109年世界产金之冠的南非,成为世界第一产金大国;在黄金珠宝领域,逐步形成深圳、番禺两大黄金首饰加工基地,品牌意识、精品意识逐步形成,设计能力显著增强;在黄金市场领域,多元市场结构逐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

    2012年至2024年

    在党的强国大业中奋勇向前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闭幕后,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指出,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

    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党报国、敢为人先的黄金人,洞察时与势,统筹破与立,推动我国黄金工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多年蝉联世界第一黄金生产大国、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大国、世界第一黄金进口大国桂冠,成为世界黄金产业当之无愧的驱动者、引领者。

    ——从高产量到高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在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上着力,在重点矿区实施资源整合、企业改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成大基地,培育大集团,大型矿业企业主导行业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

    更加安全绿色。安全生产是矿业发展的基础,面对矿业生产环境复杂、潜在安全隐患多的问题,我国黄金工业的采矿作业方式逐步从“亲自下井”转向“远程操控”,从“被动应急”转向“主动预警”。曾经裸露在大地上的“伤口”,如今已披上层层绿荫,一座座废弃石山及露天采场被成功打造成矿山公园,130余家国家级绿色矿山的建成有效助推了绿色生产方式的变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黄金矿业企业有了生动实践。

    更加国际化。多年来,黄金企业持续高举开放合作大旗,推进践行“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推动行业资源和市场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逐步向国际大循环占据更大经济总量的态势转变。中国黄金集团积极拉紧合作纽带、做大互惠蛋糕,所属的索瑞米矿山生产出了刚果(布)第一块铜板、锌板,俄罗斯克鲁奇金矿项目开创金砖国家框架下中、俄、印三国矿业开发合作先河。紫金矿业全球买矿,境外的资源量和产量占比超过国内,境外业务贡献45%利润。山东黄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收购贝拉德罗金矿50%权益,旗下股份公司在香港H股主板挂牌上市。招金集团通过投资西非阿布贾金矿、完成铁拓矿业要约收购等举措,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国际交流。赤峰黄金2023年的海外业务分别约占公司黄金总产量及总收入的76.9%及71.9%,正谋求“A+H”双重上市。

    更加创新驱动。多年来,各大黄金集团积极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在地采选冶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自主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氧化、原矿焙烧、热压氧化技术将过去无法利用的3000多吨“呆矿”变成可利用矿石。智能化勘探钻机、远程实时监控平台、矿车无人驾驶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出现在生产场景之中。在数字矿山建设、深部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方面取得一批优势技术和创新成果,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2013年我国黄金进口达到1506.5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进口国。黄金官储与民藏逐渐增加。2013年我国黄金消费量首次突破千吨大关,达到1176.4吨,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并一直保持到现在。截至目前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已达2264.33吨。

    随着我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逐渐掌握麦克风,黄金工业也逐渐掌握国际话语权。2015年中国银行成为亚洲首家可直接参与“伦敦金”定价的银行,此后建行、浦发银行等也加入“伦敦金”定价机制。2016年“上海金”横空出世,国际黄金市场逐渐形成了“上海金”与“伦敦金”“纽约金”国际黄金定价权三足鼎立格局。

    ——从稳步发展到百花齐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供给量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保持在6100亿元的市场规模,随后开始处于持续增长势态,2023年达到了8200亿元。

    量增长的同时,质也在有效提升。随着“千禧一代”成长为珠宝消费主力军,珠宝行业的产品、营销手段也华丽升级,发生变革,中国黄金、老凤祥、周大福等品牌呈现百花齐放趋势,积极推出个性化、潮流化、创新性的黄金首饰、摆件等,以捕捉年轻群体的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此外,黄金珠宝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企业纷纷利用直播、短视频、线上商城等各种销售渠道。3D打印技术、智能首饰、5G黄金等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检测标准日趋完善,新零售迅猛发展,我国黄金珠宝消费结构明显升级。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今日之中国黄金工业,欣欣向荣、全球领先、充满希望。

    风生水起逐浪高,千帆竞发踏歌行。面对新征程上的新任务,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百余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筑牢的坚实根基,续写中国黄金行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壮丽新篇章!

0